新技术在历史街区保护中的应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业委员会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2023年4月8日,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清华同衡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新技术在历史街区保护中的应用——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业委员会学术论坛”在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旨在重点研究历史街区保护中的新技术理论及多场景应用实践,进一步促进历史街区保护利用中的新技术应用。来自中国文物学会、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深圳大学、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分享学术成果和工作经验。
致辞环节,中国文物学会单霁翔会长在视频致辞中宣讲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要论述。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袁昕院长希望,年轻人要更多地关注科技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为传统街区保护和城乡规划工作付诸更多新的活力,上升到更高格局。
特邀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郭仁忠作题为“智慧城市与城市科学问题”的学术分享;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教授陈军作题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分享。
专题报告环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党安荣,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霍晓卫,清城睿现数字研究院院长贺艳,东南大学教授杨俊宴,天津大学副教授许熙巍,同济大学副教授杨晨,清华大学副教授杨滔,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贺鼎,分别作题为“城市保护与更新数智化技术探索与应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技术方法探索”“老街新‘数’说——历史街区再利用追踪评价分析研究”“北京鼓楼的数字活化”“虚实互鉴:历史文化街区再生与场景复现的数字技术探索”“空间感知方法在历史地区保护与更新中的运用探索”“世界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发展历程及国际动向研究”“基于CIM的数字孪生古城保护与更新实践”“数据驱动的大型线性遗产区域保护与传承研究——以北京明长城为例”等学术报告。
张杰教授作题为《城市保护与更新数智化技术探索与应用》的学术报告
党安荣教授作题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技术方法探索》的学术报告
论坛最后,中国文物学会黄元副会长兼秘书长对嘉宾们的学术报告做评述,并分享了“大情怀”“高焦距”“接地气”三点感受。
本次论坛对历史街区的新技术理论进行探讨,对历史街区的多场景应用和技术管理实践进行分享,为历史街区的新技术应用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