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鲁四省(市)海盐历史文化暨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在河北黄骅召开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深入推进海盐历史文化和盐业文物的研究,推动盐业考古工作服务社会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中国文物学会盐业文物专业委员会与黄骅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河北海盐博物馆、《盐业史研究》杂志社承办的“京津冀鲁四省(市)海盐历史文化暨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于2020年11月29日在河北省黄骅市召开。

“京津冀鲁四省(市)海盐历史文化暨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

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云南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盐城师范学院、山东女子学院、天津市社科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河北海盐博物馆等高校和科研单位、文化研究机构、文博系统专家代表80余人参加会议。
黄元在致辞时说,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的具体实践,是推动盐业文物保护利用传承的实际行动,也体现出盐业文物工作者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希望盐业文物专业委员会团结全体会员,创造条件举办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引领各地盐业文物工作者,大力弘扬莫高精神、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开展盐业文物历史、盐业文物保护利用、盐业地域文化的研究,推动盐业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工作的进步。
本次研讨会以“加强盐业文物保护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共收到论文33篇。研讨会上,燕生东、王青、崔剑锋、秦进才、陈克等18位代表发表了“莱州湾南岸发现的唐代至元时期盐业遗址”“渤海南岸地区盐业考古的发现与研究”“中国渤海沿岸商周时期盐业遗址出土陶器的成分分析”“长芦盐运与漕运”“长芦盐务档案中的文书初探”等论文。
研讨会紧紧围绕京津冀鲁四省(市)的海盐历史文化和盐业文物展开研究,重点对山东、河北、浙江地区的盐业考古发现,长芦盐运、长芦盐务档案,大运河与盐运,传统海盐生产工艺,盐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及区域性盐业博物馆的筹建等,展开学术研讨,既有很强的学术性,又有极强的应用性,为京津冀鲁四省(市)海盐文化及盐业文物的挖掘、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对区域盐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产生积极的学术推进作用。

研讨会期间,与会人员还实地考察了黄骅市大左庄隋唐煮盐遗址、海丰镇遗址博物馆、河北海盐博物馆、郛堤城瓮棺葬群及沧州盐业集团公司。

考察黄骅大左庄隋唐煮盐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