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使命 接续奋斗 再创辉煌——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学者畅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的体会

2020年9月28日,是中国文物考古学界的一个重要日子。这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以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深刻、言简意赅,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文物考古工作者,引发了专家学者热烈的讨论。国庆节、中秋节期间,中国文物学会组织部分专家学者笔谈学习体会。大家表示,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我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就和重要意义,部署了做好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工作的重点任务,强调牢固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责任重大的观念,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物考古事业的高度重视,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是指引新时代文物考古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指南。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说,中国具有5000年灿烂悠久的历史,并且是连续的没有间断的。保护它的连续性、真实性、完整性,这就是中国特色。此外,大运河、长城、丝绸之路等线性文化遗产跨越多个省市地区,能够让中外游客充分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充分体现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文博考古学院教授孙华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的考古学,首先要强调考古学的历史学属性,不能因为一些社会人类学的解释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考古学中,就将考古学混同于人类学,从而忽略了考古学的历史使命。建设中国风格的考古学,既要求考古学家要牢记时代使命,将考古工作和研究与当今社会对考古学要求结合起来,围绕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来规划设计“考古中国”的项目,以便从历史预示未来;也要求将考古工作与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和利用工作相结合,让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惠及当今社会和公众。建设中国气派的考古学,需要考古学家基于中国考古学的大量考古实例,通过多学科的合作研究,探索新的技术、方法和理论,更多地提取和更好地分析相关信息,将研究成果归纳和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考古学解释理论,为考古学科的发展做出中国考古学界的应有贡献。
中国文物学会特邀学术专家、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季说,中国考古学一般以1921年河南仰韶村的发掘为开端,一代又一代考古学者筚路蓝缕、薪火相传,构建了中国史前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为骨干的区系类型时空框架,初步呈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的基本轮廓。在历史时期,考古学不断以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考古的新发现、新研究做出着卓越贡献。故宫考古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从明中都到紫禁城。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探索未知,深化阐释,搞好保护,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把故宫考古推向新的深度和高度。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文物局原局长陈爱兰表示,要深入学习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做好文物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刻把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光荣使命,积极发挥中国文物学会优势,在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搞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原所长陈同滨说,近2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考古遗址的保护与研究方面坚持不懈、努力探索,特别是在元上都遗址、土司遗址、丝绸之路、良渚古城遗址等一系列中国考古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过程中,将建筑史、城市史、园林史以及人类考古学等知识应用于大型考古遗址的价值解读,以实存的考古遗迹为价值载体、对照辨析世界遗产价值标准,并经由对比分析世界其他文明与文化的同类同期考古遗址,努力揭示和发现考古遗址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智慧与文明特征,提炼出颇具中国特色的突出普遍价值声明。这些考古遗址类申报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上向世界讲述时,揭示和展现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独特的东方智慧,促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对历史负责 对人民负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贯穿于文物考古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单霁翔会长强调,在当今城市化加速进程中,如何加强考古遗址的保护并将其融入到城市社会发展中,使它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发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是新时代做好考古工作的关键所在。比如,建设考古遗址公园,使它成为城市里具有文化气息的公园,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进考古遗址,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这些考古遗址在城市化建设中不应该“沉睡”,而是要真正有尊严地走进我们的生活,成为社会生活的积极力量。同时,要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且不断根据国家的战略目标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运用新技术,深入挖掘文物的文化内涵,通过陈列展示,用生动的故事和语言,向人们传播,让遗产和文字活起来。
中国文物学会特邀学术专家、国家文物局原司长李晓东说,考古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古代人类历史遗迹和遗物,即不可移动文物和出土文物。它们是中国上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连绵不断的实物见证,是研究中国多元一体文明起源、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规律和治理体系的重要文物资源。考古工作是文物事业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学和文物是同源。我们应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遵循,按照四点要求,“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继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加强中国特色文物学科建设,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稳固中国之根,铸牢中华民族之魂,提升学理支撑,保持正确方向和路径。
中国文物学会特邀学术专家、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吴加安表示,作为长期从事田野考古、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要自觉地践行“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使命,永不言退,继续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生命不息工作不止。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考古在重建夏商周时期湖南历史的基本框架、发掘湖南独特的史前文化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他说,考古工作不是学术的“象牙塔”,不是学术的“自留地”,不是学术的孤立假设求证。我们一定要融入当下和未来,努力扎根在广阔的田野、耕耘在历史的深处,立足湖湘大地,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参与实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认真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陈丽华说,诚如总书记所言,当今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进行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这种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也必须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而考古工作本身正是对于历史起源与规律的探究。中国特色的考古学不仅仅是一项重要的学科研究,更重要的是其对于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探索和构建,对于中华文明成就与贡献的阐释和展现,对于传承文化基因,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以及增进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牢记使命 勇于担当 接续奋斗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表示,新中国成立70余年,中国文物考古学界的学者筚路蓝缕,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取得辉煌的成就。令我们倍感自豪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把考古工作提升到“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的新高度。我们要更加扎实地开展考古工作和综合研究,更加深入地诠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民族自信,为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贡献考古工作者的一份努力。
中国文物学会特邀学术专家、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彭卿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后非常受激励,赋诗二首:“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鉴古知来路,观今正指针。阴晴风雨日,不息自强人。顶穷千里目,考古步青云。”“作乱天人一扫清,指挥若定是神兵。苍蝇凄厉声声泣,玉宇澄清事事兴。号令教文成伟业,更催考古辟新程。中华文物惊寰宇,再上层楼自奋争!”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说,考古遗存包罗万象,考古现象涉及方方面面,许多问题和历史信息的解读需要相应专业力量和多学科协作,我们应当进一步提高认识,根据实际建立工作、研究、攻关的多领域协作机制,将其贯穿在工作过程、成果阐释中,更加全面获取信息、更加科学分析各类现象及其内在联系,更好地求本溯源、揭示价值。
中国文物学会特邀学术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安家瑶,9月底刚从陕西麟游隋仁寿宫唐九成宫4号殿址考古发掘现场回京。她说,麟游位于渭北高原丘陵沟壑区,历史悠久,自石器时代人类就在此生息繁衍,商周时期更是周秦发展壮大的重要基地,隋仁寿宫唐九成宫为离宫之冠。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考古工作者争相到麟游考古发掘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一定会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考古事业,投身基层的文博工作。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原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自治区文物局原局长安泳锝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国考古学取得的成就,指明了中国考古学新时代新使命。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领会新时代做好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努力探索做好内蒙古大地上文物保护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深入挖掘和阐释草原历史文化内涵,为丰富内蒙古历史文化滋养,提升文化软实力努力奋斗。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副院长王军说,通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考古学筚路蓝缕、艰难前行,走过了百年历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曾有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代这样的国际评价。今天的中国考古学,在学科理论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更大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凸显了中国考古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和显著地位,更坚定了广大考古工作者的信心和决心。中国考古学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