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学会纺织专业委员会金玉华裳-中华传统服饰臻萃展暨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泉州市博物馆隆重召开

2019年2月14日,中国文物学会纺织文物专业委员会主办,泉州市博物馆承办的“金玉华裳-中华传统服饰臻萃展”在泉州博物馆展出。展览展出王金华先生所收藏服饰文物共计九十余件/套,种类多样,形制丰富,展示了我国清朝时期多民族社会形态的历史风貌。

同时,召开以“弘扬传统服饰文化”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邀请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博物馆、高校等研究单位的三十余位纺织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展望我国纺织服饰文化发展方向。
开幕式由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馆长主持。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陈惠平先生致欢迎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纺织文物专业委员会会长王亚蓉先生致开幕词。

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潘耀明先生、福建省文物局原局长郑国珍先生、著名收藏家王金华先生、台湾辅仁大学织品服装学院院长蔡淑梨女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贾京生教授分别为研讨会致辞。
贾京生教授与东华大学郑嵘教授主持学术讲座。
王亚蓉先生以《纺织考古中的刺绣技艺》为题,时间为轴线,出土刺绣实物为样本,从考古发掘亲历者的角度,讲述古代刺绣技艺。以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按照织物的组织结构对其进行分类、梳理。最后,回顾了我国六十多年的纺织考古事业历程。收藏家王金华先生阐述多年收藏经历,以《金玉华裳服饰藏品解析》为题,向大家介绍了本次展览展出的90余件/套服饰文物。故宫博物馆研究员苑洪琪女士以清宫馆藏服饰为例,以史实相证的研究方式,向大家展示清代服饰制度。郑嵘教授以《基于随葬陶俑的北朝服装结构研究——以领襟为例》为题,运用统计学、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对北朝时期服装的领襟结构进行量化分析,探索北朝陶俑服装领襟结构的流变规律。台湾辅仁大学织品学院院长蔡淑梨教授,以辅仁大学中华服饰文化中心数位典藏传统与创新项目为研究案例,介绍借助科技手段对传统服饰文化保护的工作经验。湖南省博物馆王树金研究馆员以出土实物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同时期出土、传世图像及文字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古代纽扣演变之源流。香港大学张倩仪博士以汉代丝绸与国际贸易为切入点,运用文献分析的研究方式,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在贸易规模、贸易商品属性、贸易路线等方面提出了大胆的假设,并尝试采用多学科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贺阳教授作题为《极简心象-中国传统服饰设计分享》的演讲,分析了苗族、彝族等多件民族传统裤装,并通过现场折纸的演示,简单明了地展示出民族传统裤装的极简设计和“节用”、“慎术”的理念。台湾辅仁大学织品学院副院长何兆华教授,以田野调查为主要研究手段,对清水江苗族织造工艺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深入讨论了技艺与艺术的传承的重要性。北京服装学院刘大玮博士,以《洋务运动与针织工业崛起》为题,运用量化因子分析的研究方式,对针织技术进行特性分析,阐述我国古代针织技术具有其所特有的优势及特点,呼吁大家热爱本民族优秀传统服饰文化。北京服装学院丁培利博士以江西省南昌市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出土的一件四合如意暗花云纹云布女衫为研究对象,运用“实验考古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复原研究,研究考证了这个四合如意云纹在明代的形成过程,揭示明代女衫的时尚演变秘密。扬州大学罗茜尹老师以明代帝王服饰为切入点,从图案、颜色、文化、审美取向等方面入手,对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挖掘文化符号与设计传承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文化的角度阅读中国服饰设计。
闭幕式上,东华大学郑嵘教授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对此次研讨会的学术水平给予高度评价。王亚蓉先生致闭幕辞,对青年学者给予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