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座谈会在京举行
2022年6月21日,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学术指导,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建筑评论》“两刊”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座谈会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举行。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黄星元、张宇、张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薛明,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会主任委员郭旃,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伯英等与会。
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在座谈会上汇报近期开展的工作,包括组织编撰《20世纪建筑遗产读本》、《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第三卷)》, 2021年5月在深圳举办深圳改革开放建筑遗产与文化城市建设研讨会,2021年9月开展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北京实践考察调研、主题展览、专题研讨等系列活动。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总建筑师张宇致欢迎辞。他表示,北京建院作为国有大型民用建筑设计研究机构,始终秉承为新中国建设的使命,在服务首都北京的一系列城市建设中不断创造佳绩。以设计的现代延伸,向前辈建筑师及他们所创造出的经典建筑致敬,这不仅是北京建院人的崇尚,更代表着中国建筑师从历史走向未来、传承与创新的现实举措。
单霁翔在发言中强调,20世纪建筑遗产随国际遗产组织的研究动态及世界遗产大会的发展,已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边缘地带”日益受到重视,国内相关单位也越来越以能够被推介为20世纪建筑遗产而感到荣光,他们越来越认为这不仅是“活化利用”的契机,更是做好现当代遗产文旅活动的重要“抓手”。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携手始于2016年的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活动,越来越显示着在城市、建筑、文博行业的影响力。
座谈会在公证处的监督下,按照国内外惯例及评审标准,认真研讨确定100个项目进入第七批推介名单。据统计,自2016年至现在,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共推介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697项。
与会专家还参加了北京建院建筑与文化遗产院成立揭牌仪式。单霁翔会长在致辞中,肯定了与新中国同龄的北京建院70多年来作出的成绩和贡献,建议组织专门力量,从城市更新与建筑修缮设计的角度,对已推介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项目予以“再回访”与“再设计”。修龙理事长表示,建筑与文化遗产院要更多的肩负起社会的责任,北京建院要予以更多的政策支持,使建筑与文化遗产院能够在面向全国、服务北京方面在中国建筑界树立遗产保护的“样板”。